职场新人遭遇尴尬事
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王凯,自认也是个响当当的硕士生。不过,自打进入出版社后,什么自信心都被打击完了。猛然间,她竟然发现,如今开个会居然都听不懂说了些什么。“作为一名新人,入职已经两个月,但是真正坐下来工作的时间却没几天,培训开会就占去了一大半。”说到开会,就是王凯的一块“心病”。
在前两天召开的编辑和发行的交流会上,她就如坐针毡,处于完全听不懂的状态。前辈们的发言中大批量使用专业名词,而这些对于初出茅庐的王凯来说,根本就和听“天书”无异。王凯介绍,“我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,是纯理论方面的,而这里实打实地的实践知识,有差距呀。”
跟不上工作进度几乎是所有新人都在面临的问题。此外,过惯了大学的悠闲生活,面对越来越少的周末,节假日还有频繁的加班,职场新人们也是有点儿难以招架。例如,小李在上大学的时候总喜欢旅游,游山玩水。因为做的是国际贸易的工作,虽然说的是双休但是每到周末几乎都要不停的接电话,偶尔还要跑到公司处理业务,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双休过。这样突然转化的工作状态让小李很难适应,直呼腰酸背疼,脑袋疼。
职场新人综合能力有待提高
宝洁客户发展部高级经理,快速消费品行业专家、万学ACT授课名师刘世伟老师针对职场新人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。他建议在校大学生没有合理利用大学时光,运用科学而特殊的方法去培育企业所需求的职业能力,这样在进入企业之后才能更加快速的适应工作变化。
尤其是在大四的时候,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,这个时候是提前锻炼工作能力的好机会。这时,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,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,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。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,积极参加招聘活动,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。尤其是多参加一些真真实实的工作竞争,让自己切身体会到真实的工作是如何的,将要面对的工作中的挑战又有哪些。这和实习有着本质的差别,实习中的工作很多是类似打杂的,不外乎发发传真,接受邮件等。因为大部分学生实习之后还要回到学校继续上课,而不是实习结束之后直接留下来工作,所以企业不会真正让实习生参与到实战中来。而职场新人想要游刃有余的应对工作之后的各种状况,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。宝洁客户发展部高级经理,快速消费品行业专家、万学ACT授课名师刘世伟老师这样认为,并且提出了提高综合能力的几点建议。
综合素质就是你的道德素质、文化素质、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。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你的交际能力、创新能力、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。能力的提高就会使自己有信心,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。大家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之外,还有三大实践环节也同样的重要。第一就是做人的实践环节。这点其实很重要。当你成为一名职业人的时候,你就不能像在大学那样娇气或者有自己的小脾气,你需要学会关爱他人,团结互助,因为只有这样,这个团队才会充满温馨,所有的团队成员才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事业,从而达到事业的顶峰。
第二就是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,包括你在进入企业前的简单工作,实践,甚至包括你的毕业设计都可以算成是实践的环节,也都是你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的好机会。
第三就是各个社会实践环节。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你假期的打工,这都将是你找工作的“财富”,因为企业需要那些有实践经验并吃苦耐劳的员工。通过这些实践,你能够或多或少的知道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,你也具备了一定的吃苦的心理准备,这是一般大学生都欠缺的,你有了,那么你将会有比其他同学更强的竞争力。